坏死性肺炎(necrotizing pneumonia,NP)是指肺部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实质结构的破坏,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支原体,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位于首位。病程早期呈现肺实变,之后在肺实变区域出现液化坏死,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多个囊腔或薄壁空洞,可相互融合成大的空洞。儿童坏死性肺炎病情严重,严重者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败血症。病程迁延,治疗周期长,可能导致肺功能永久性损害,严重危害儿童的生长发育。
治疗坏死性肺炎主要包括抗感染、抗炎、支持性治疗和特殊的干预措施。抗生素治疗旨在消灭病原体,减少炎症反应。支持性治疗包括给予充足的营养、保持水分平衡、呼吸道护理和供氧,必要时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。还可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清除肺部的坏死组织和脓液。
儿科在治疗坏死性肺炎方面积累了一些独特的技术和经验,尤其是及时进行的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是一个关键步骤。这种技术帮助清除肺内的病原体、坏死组织和分泌物,还能在病灶附近细支气管局部喷洒抗生素,以提高抗感染疗效。此外,还进行儿童肺功能复诊、随访。
采用上述治疗方法,多数患儿在接受治疗后,肺部影像学表现逐渐好转,肺功能得以恢复,病程缩短,提高了远期生活质量。